Appearance
实习学到了什么
思路的转变
在孩子王担任前端开发实习生期间,我最大的收获是对企业级开发有了更全面的认知,具体可以从开发流程、技术视野、用户体验优化和问题解决思维四个方面来说:
首先,我系统了解了公司规范的开发流程与 CI/CD 相关实践,比如在参与 AI 提效项目时,全程跟进了从产品需求、UI 设计、开发、测试到自动部署上线的全链路流程,还协助梳理流程节点、优化内部脚手架,这让我对企业级项目的协作模式和交付标准有了更清晰的认知。同时,在项目中接触到 MCP 工具的开发,配合集成 PlayWright 解决自动化登录态问题,也让我对这类提升开发效率的工具化方案有了新的理解,开阔了技术视野。
其次,在技术应用与探索上,拓展了新的框架,还接触到了更多与 AI 结合的开发场景,比如使用 AI 流式生成直播台词,并通过 Markdown-it + VNode 实现增量渲染;此外,我还主动探索 Web Components 组件化开发、MDX 语法在消息呈现中的应用,以及 Web Containers 技术,甚至输出了类似 V0 平台的在线 AI 项目运行方案并进行内部分享,这让我对新技术的落地与应用有了更深的实践经验。
也让我懂得要深究问题,找到更优解,而不是只单单聚焦在完成需求层面上。
再者,在完成基础业务开发之外,我开始学会换位思考,从用户角度出发优化体验。例如:骨架屏和切换过渡动画等,在产品之外,能提升用户体验的功能,这些实践让我明白技术优化最终要服务于用户体验。
最后,我也养成了从问题出发寻找更优解的思维习惯。比如针对项目中 CSS 变量书写效率低的痛点,我独立开发了支持自动补全、一键替换功能的 VSCode 插件,让同事的 CSS 变量书写时间缩短 40%;又比如发现新人定位代码效率低的问题后,开发了源码定位插件与配套油猴脚本,实现“点击页面元素直达源码”的功能,这些尝试让我学会用技术手段主动解决开发中的实际痛点,提升团队整体效率。
新框架
这个组件库是采用 Stenciljs 框架,构建的 web containers 组件,学了 Lerna 包管理,
最直观的优势:
- 版本管理与发布:自动管理版本号(遵循 SemVer),生成变更日志(Changelog),并同步发布所有更新的包。
bash
lerna publish- 一键启动所有项目
bash
# 在所有包中运行 start 脚本(串行执行)
lerna run start
# 并行启动所有包(速度更快,适合开发环境)
lerna run start --parallel